
1995年組成的柏林愛樂巴羅克獨奏家團,由柏林愛樂菁英所組成,樂團首席兼藝術總監雷奈‧庫斯摩爾(Rainer Kussmaul)是促成該團成軍的主要靈魂人物。
柏林愛樂巴羅克獨奏家團除了專注於巴羅克曲目,也將鮮為人知的古樂作品介紹給聽眾。
為了忠實捕捉巴羅克音樂的神貌,樂團盡可能使用古老但經過改造的樂器,以不同的調音、腸線絃及不同時期的琴弓,賦予樂曲特殊的韻味。
帕胡德(Emmanuel Pahud )
帕胡德,22歲時即被當時的柏林愛樂管絃樂團指揮阿巴多欽點為長笛首席,也成為歷任以來最年輕的長笛首席。
除了長期擔任柏林愛樂長笛首席,他也不斷嘗試各類演出,從合奏、獨奏到室內樂,從爵士樂到古樂,帕胡德總能以他純熟靈動的技巧,讓聽眾驚嘆連連。
帕胡德與柏林愛樂巴羅克獨奏家團合作密切,也累積出深厚的默契,共同灌錄的「巴赫作品集」與「泰勒曼長笛協奏曲」皆獲得德國唱片大獎Echo Klassik。
義大利巴羅克音樂大師-韋瓦第(Antonio Vivaldi, 1678-1741)
韋瓦第為天才小提琴家,為巴羅克時期最具創作力的作曲家之一,因一頭紅髮又被稱為「紅髮神父」。曾寫過450多首協奏曲,擁有「協奏曲之父」美譽。
其知名度最高的代表作即是《四季》,對於巴羅克音樂有相當的貢獻,且影響後世的巴赫、韓德爾至深。巴赫特別尊敬他,並將其數首作品改編為管風琴曲和古鋼琴曲。
由於《四季》這部世界名曲與多種版本的改編(如爵士樂、搖滾樂等),也讓世人重新認識巴羅克音樂,更顯現出韋瓦第對於巴羅克音樂,以至於古典音樂的重要意義。
2007/10/13 (星期六)19:30
韋瓦第金典樂音之夜 〈 The Night of Vivaldi〉
D小調絃樂大協奏曲
Concerto grosso for Strings and B.c. in D minor, RV 565
D大調古中提琴協奏曲
Concerto for Viola d’amore in D major, RV392
降B大調四支小提琴協奏曲
Concerto for 4 Violins in B flat major, RV 553
D大調長笛協奏曲《金絲雀》
Concerto for Flute in D major “Il Gardellino,” RV 428
G小調絃樂協奏曲
Concerto for Strings and B.c. in G minor, RV 156
G小調長笛協奏曲《夜》
Concerto for Flute in G minor “La Notte,” RV 439
A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
Concerto for 2 Violins, Strings and B.c. in A minor, RV 522
F大調長笛協奏曲《海上風暴》
Concerto for Flute in F major “La Tempesta di Mare,” RV 433
長笛/帕胡德(Emmanuel Pahud)
小提琴暨總監/雷奈‧庫斯摩爾(Rainer Kussmaul)
古中提琴/克瑞斯特(Wolfram Christ)
柏林愛樂巴羅克獨奏家團(Berliner Barock Solisten)
購票網址請按我
文字引自:兩廳院售票網